世界卫生组织(WHO)于2025年7月2日正式发起名为“3by35”的全球倡议,呼吁各国通过征收健康税,在2035年前将烟草、酒精和含糖饮料的实际价格提高至少50%。这一举措旨在遏制慢性疾病蔓延并增加公共财政收入,以下是综合分析:
一、倡议核心内容
目标与时间线
倡议全称为“到2035年落实三项健康税”(3by35),要求各国对三类产品(烟草、酒精、含糖饮料)中的至少一类实施提价政策。
具体措施包括提高消费税或零售价,最终使实际价格(扣除通胀因素)增长50%以上。
科学依据
疾病关联性:三类产品被证实助长心脏病、癌症、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,占全球死亡总数的75%以上。仅烟草每年导致超700万人死亡。
健康效益:研究显示,一次性提价50%可在未来50年内避免5000万例过早死亡。
财政潜力:预计未来10年全球可增加1万亿美元公共收入,用于医疗、教育等领域。
执行灵活性
政策允许各国根据国情选择征税范围(一类、两类或三类产品),并考虑通胀调整机制。
二、背景与必要性
公共卫生危机
非传染性疾病负担加剧:2024年全球糖尿病患者超8亿,较1990年增长超4倍。含糖饮料被证明显著提升糖尿病风险(每日≥2杯风险增加41%,结果11、13),且运动无法完全抵消其伤害。
含糖饮料还加速人体衰老,尤其晚间饮用更易导致代谢紊乱。
财政与政策压力
美国退出世卫导致约6亿美元预算缺口,而全球140余国已通过烟草税提价50%以上,证明税收杠杆可行性。
中低收入国家面临发展援助缩减与公债攀升,健康税可缓解财政压力。
国际实践验证
泰国:2018年起实施含糖饮料分级征税,低收入群体消费量显著下降。
立陶宛:2017年提高酒精税后,酒精相关死亡率三年内下降22.6%。
上海:2023年试点含糖饮料“红橙绿”健康标识,引导消费者减糖。
三、潜在影响与争议
积极影响
健康行为转变:价格敏感人群(如低收入者)可能减少消费,转向更健康替代品。
产业升级机遇:代糖行业(如D-阿洛酮糖)或迎发展机遇,无糖饮料市场扩张。
挑战与争议
公平性质疑:提价可能加剧低收入群体经济负担。
行业抵制:烟草、酒精及饮料业或游说政府提供税收优惠。
执行差异:各国税收政策不统一,如22国对葡萄酒免税,可能削弱全球效果。
四、全球响应与前景
支持力量:彭博慈善基金会、世界银行及经合组织(OECD)支持倡议,承诺为参与国提供技术援助。
美国角色缺失:美方未参与相关会议,且正在推进退出世卫程序。
中国动态:2025年将世卫会费分摊比例增至20%,填补美国缺口,并在国内探索健康标识等替代措施。
结语
世卫此次倡议是首次对三类健康危害产品统一设定价格目标,标志着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从单一控烟向综合干预转变。其成功取决于各国能否协调经济利益与公共健康优先权,尤其需警惕行业游说对政策效力的稀释。未来,结合价格调控、健康标识(如上海模式)及公众教育的多维策略,或成更可持续的解决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