吸烟和喝酒,这两个看似平常的习惯,却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寿命。很多人认为,吸烟喝酒是社交的一部分,甚至是一种享受,但当提到它们对寿命的影响时,却常常陷入迷茫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揭开烟酒与寿命之间的神秘面纱。

烟酒:一场生命的“赌博”
在老一辈人中,吸烟和喝酒几乎是社交的“标配”。想象一下,六七十年代的人们,见面递根烟,饭前打个牌,饭桌上喝点酒,这就是当时最普通的社交方式。不抽烟、不喝酒的人,反而显得格格不入。这种习惯延续至今,尽管大家都知道吸烟和喝酒有害健康,但真正能戒掉的人却少之又少。

有人会说:“邻居老宋滴酒不沾,从没抽过烟,不到60岁就走了;而烟酒不离手的老李,88岁还活得好好的。这又该怎么解释?”确实,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,但这些只是个例。科学研究已经明确指出,吸烟和喝酒对寿命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。

吸烟:生命的“隐形杀手”
吸烟的危害早已不是秘密。2012年,我国卫生部发布的《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》指出,与非吸烟者相比,吸烟者平均寿命可能缩短10年。美国疾控中心的研究也表明,长期吸烟可使男性寿命平均缩短7.13年,女性寿命缩短4.5年。更详细的跟踪研究发现,每天吸10支烟,持续1年可使寿命缩短25.3天;持续20年,缩短507天。

这些数据背后,是烟草中上千种有毒有害物质在作祟。其中,数十种已被确定为致癌物质。吸烟不仅会加速生理年龄的衰老,还会引发各种疾病,如肺癌、心血管疾病、神经系统疾病等。这些疾病就像一颗颗“定时炸弹”,随时可能夺走生命。

喝酒:双刃剑的另一面
与吸烟相比,喝酒的争议似乎更大。一方面,我国有着悠久的酒文化,酒在中医中甚至被用作药引子。现代研究也发现,红酒中的白藜芦醇对心脏有一定保护作用,适量饮酒对心血管健康也有益。然而,这些研究仅限于理论,现实中,过量饮酒的危害不容忽视。

研究发现,每周摄入酒精量超过350克,就会缩短人的预期寿命。对于40-50岁的人群,男性预期寿命可能缩短近5年,女性缩短4.5年。350克酒精相当于3瓶啤酒或2两高度白酒,这样的酒量并不算“酗酒”,但却足以对身体造成伤害。

酒精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,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慢性酒精中毒,诱发肝病、胃病、胰腺炎等疾病。一次性喝太多还可能引发急性酒精中毒,甚至导致猝死。此外,因酒驾等意外事故造成的悲剧也屡见不鲜。

戒烟戒酒:为健康按下“暂停键”
很多人认为,戒烟戒酒为时已晚,不如继续享受当下。这种想法显然是错误的。研究表明,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包括戒烟、戒酒、积极运动、健康饮食等,可以让人多活8-9年。戒烟越早,获益越大。30岁戒烟至少能多活10年,40岁戒烟能多活9年,50岁戒烟则能多活6年,60岁戒烟也能多活3年。

对于饮酒,中国膳食指南建议限量。酒可以喝,但一定要少喝。患有慢性病的人,最好以戒酒为目标,不要心存侥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