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期过去大半,“开学经济”正在筹谋。学校附近往往是各类商家小店扎堆之处,文具店、玩具店、零食小吃店、眼镜店、早餐店、奶茶店、蛋糕店等,但是也有生意禁区。
根据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,学校、幼儿园周边不得设营业性娱乐场所、酒吧、网吧等场所,也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、酒、彩票或者兑付彩票奖金。
学校“周边”到底指什么距离?
目前,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学校、幼儿园“周边”没有明确界定,这从国家立法层面看是合理的,因为各地情况不尽相同。
不过,地方在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时,有必要明确“周边”范围,否则就会存在执法难等问题。
各地对学校“周边”的界定各不相同,有的是距离学校50米,有的是距离200米,确定的依据是不影响学校外部环境,以及学生步行多长时间。
常见的情形是,在集中进行清理后,一些烟、酒、彩票销售网点又出现在校园周边。主要原因在于,对这些销售网点向未成年人销售烟、酒、彩票的禁令执行不严。
让“200米”、“50米”的具体规范能够落实到位
上海市人大代表潘敬芳提出,对学校、幼儿园“周边”距离的界定如果不明确,将导致执法难、社会监督不足等问题,建议明确“周边”距离及测算方法,并加大法律宣传力度。
相较而言,对校园“周边”的界定,对开设网吧、KTV这些固定投入较大的场所,有较强的约束作用,但对投入成本较小的烟、彩票销售网点等约束作用小,有的销售网点可能和监管部门“打游击”。
要保护学校学生的合法权益,避免烟草等对未成年人的伤害,关键还是要加大执法,加强日常管理,加大对法律的宣传力度,让“200米”“50米”的具体规范能够落实到位。
严格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的禁令
让学校“周边”界定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要求,各地要充分听取学校、教师、学生、学生家长及商家、社区居民的意见,界定清楚后须严格落实。
强化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,必须严格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的禁令,严格要求这些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开放,严格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禁止销售的产品。
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,织牢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网,既要治标,更要治本。要清理校园周边环境,也要全面严格落实保护未成年人的所有禁令。
所有的经营性娱乐场所都不能允许未成年人进入,哪怕有父母、监护人陪伴也不行。
任何烟、酒、彩票销售点都不能向未成年人销售烟、酒、彩票,一旦发现,就应依法予以严厉处罚。
全社会要形成保护未成年人的共识,不给任何违反禁令的行为留下空间。
出品 | 民生周刊(ID:msweekly)新媒体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