脑梗作为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"杀手"之一,谈"梗"色变已成为常态,只因高爆发率、死亡率让人猝手不及。
这种病,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的身上。但是如果有长期的不良生活规律,和饮食习惯会使得这种出现年轻化的情况。
据临床数据显示:全国每隔23秒就会有一位脑梗患者死去。
健康的血管柔软且富有弹性,当血管硬化后血管壁上的斑块会脱落,影响血液循环,诱发中风。
三个测试,测试血管的好坏:
一、憋气测试
血管的健康,直接影响着心肺功能。
血管硬化后,人的心肺功能会有所下降。正常人憋气时间在70s以上,若不能超过70s则说明心肺功能不好,血管也会有所受损。
二、握腿测试
用手握住自己小腿,握住30秒手松开,若小腿迅速恢复血色,则说明血管良好。若不能恢复血色,就要警惕下肢静脉血栓情况的发生。
三、握拳测试
将拳头握紧,直至手掌发白,此时将手掌伸开,若手掌在3秒内可以恢复血色,说明血管健康状况良好,反之亦然。
头部出现4症状,已被中风锁定
1、突发性的眩晕、头疼
生活中可诱发头疼的原因比较多,中风也是其中之一。中风引起头疼与平常头疼不一样,这种疼懂比较突然,且会持续几分钟。
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,脑部血管堵塞,导致大脑各器官缺氧缺血,从而诱发头疼眩晕情况的发生。
2、流口水
睡觉流口水,且口水的流向是一个方向中风的典型症状之一。
脑部缺血缺氧时,就会引起脑部控制神经系统失调,引起口腔内的肌肉失调,从而出现流口水的现象。
3、失眠多梦、脾气易爆
不仅压力过大时会导致失眠,中风也是会导致失眠的。
当血管堵塞严重时,大脑会缺氧此时就会引起失眠多梦的情况,且不容易入睡易惊醒,脾气也会变的反复异常。
4、耳鸣
耳鸣这种现象多出现于中老年人之间,人上了一定的年龄,难免会出现耳鸣的现象,但是如果是频繁性的耳鸣和脑鸣交替就要注意了。
当动脉硬化和脑部器官中的血管堵塞时,大脑的血液循环就会缓慢,从而造成耳鸣这种现象的发生。
常吃这三种食物,脑梗早晚缠身:
食物一:高盐食物
腊肉、培根、泡菜等都是高盐食物,这些食物在制作的过程中,会经过高盐长时间的腌制。
经常食用这些食物,会导致体内盐含量过高。而,盐中主要成分是钠离子,体内储存过多的钠离子,会导致血压升高,血液的流速会受到影响诱发脑梗。
食物二:高糖饮料摄入
高糖饮料,这种饮品为多数年轻人喜爱,这也是导致各种心脑血管疾病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的"元凶"之一。
长时间的摄入高糖饮料,会导致体内糖原增加,从而引起血糖升高,血液会随之粘稠,从而影响血液循环诱发心梗。
食物三:蛋黄、动物内脏、猪油
蛋黄、动物内脏、猪油都是高胆固醇食物。经常食用这些食物,脑梗早晚会找上门。
经常摄入大量的摄入高胆固醇食物,会导致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增加,诱发高血脂,血液也会随之粘稠,心梗病发的几率会大大的增加。
做好2件事,预防中风
1、保持良好的睡眠
研究发现,相比每晚睡7-8小时的人群,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的中老年人发生脑梗塞的危险会高出4倍。
如果长期睡眠不足,就会刺激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,以至于升高血压,加大血管应激状态,导致脑梗死等情况的出现。
2、长按摩耳垂
*都很多的穴位,每一个穴位对我们的身体都一定调节作用。
耳朵后面有一个凹陷处,勤按凹陷处能够帮助我们调节血压、降低脂和预防中风。
建议:平时多按摩耳朵后面的穴位,每天2-3次,每次3-5分钟。
另外,生活中应该尽量避免有压力的存在,长期处在压力下也会患上脑梗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