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战的欧洲战场,经历了多场规模宏大的装甲部队对决,对战争进程有着重要影响。坦克经历一战时期的襁褓阶段,到二战时期已经是种可以对战场势态造成重大影响的地面主战兵器。称之为谁正确运用了坦克,就能获得胜利也不为过。当时参战各国,都装备了大量多种型号得坦克。
所以为了对付敌军坦克时,除了正常的飞机反坦克,坦克打坦克,反坦克炮打坦克,甚至出现了反坦克火箭筒,反坦克手雷这些近战兵器。而在实在没有别的选择的时候,还出现过莫洛托夫鸡尾酒这种土办法,烧坏敌军坦克。
莫洛托夫鸡尾酒的取材很简单,用一瓶在欧洲遍地都是的烈酒,加段浸过油的布条塞进去做引火,待坦克经过时估摸好时间,点火后把酒瓶扔到坦克相对脆弱的发动机,观瞄设备,驾驶舱口等部位,利用酒瓶破裂后撒开燃烧的烈酒破坏坦克。在电影里还出现过用士兵个个都有的臭袜子装上炸药和导火索,在袜子上抹上沥青或是各种黏糊糊的材料,待坦克经过时点燃导火索粘到坦克上,破坏敌军坦克。
这种土办法对欧洲来说材料唾手可得,可以说家家户户都有酒,在寒冷的俄罗斯没有伏特加是没法活命的,而布条,袜子,沥青也都是非常容易搞到的玩意。所以这些东西在欧洲战场残酷的巷战中非常普遍,随处可见,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物材料打击敌人。
在苏联入侵芬兰的战争中,苏联红军出动了大批坦克和装甲车辆,而芬兰方面几乎没有坦克,难以匹敌。于是便大批制作燃烧瓶,用手掷或投石机等最原始的方式,大批焚毁苏军坦克,在战场上大显神威。
因为坦克内部有些帆布之类的易燃品,一旦燃烧瓶投入会迅速引发火灾,在狭小的坦克密闭空间里很容易将乘员烧死烧伤;同时,坦克的很多零件需要润滑油,这些油脂也会在坦克表面有所渗漏和附着,一旦燃料瓶落上仍然会起火,因此,即便不能个个准确地投进气孔里,仍然会对坦克造成破坏。是一款老少皆宜、妇幼可用的“尖端”杀器。
在后来的苏德战争中,面对纳粹德国的装甲洪流,饱受芬兰人燃烧瓶袭击的苏军也回过味来,大批制作和使用“莫洛托夫鸡尾酒”攻击德军坦克,尤其是使用汽油的坦克,非常具备杀伤效果。在斯大林格勒的巷战中,德军坦克就被这东西烧的损失惨重。
不仅苏军,在二战中南斯拉夫游击队和波兰华沙起义军,都广泛使用这一武器对付德军坦克,属于性价比非常高的实用武器。时至今日,在很多地区冲突的巷战中,“莫洛托夫鸡尾酒”都是趁手的反装甲利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