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酒网 - 酒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企业新闻 | 国内动态 | 国际动态 | 行业综述 | 饮食与健康 | 酒文化 | 检测与标准 | 品牌与营销 | 政策法规 | 品牌专题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饮食与健康 > 圣人与酒徒:喝点酒惹谁了?||春啊那个秋
U.biz | 商业搜索

圣人与酒徒:喝点酒惹谁了?||春啊那个秋

信息来源:aojoo.com   时间: 2021-02-23  浏览次数:18

圣人与酒徒:喝点酒惹谁了?||春啊那个秋

臧武仲出访晋国的时候,忙里偷闲,顺便去拜访了一个叫御叔的。这很可能是有问题要请教御叔。

当时正在下大雨,臧武仲应该被淋了,样子挺狼狈的。有种说法,臧武仲只是路过,赶上下雨,就到御叔家里避下雨。这么说就显得没那么正式和隆重了。

1

臧武仲是谁呢?在当时应该挺有名的,因为孔子都评价过他,但并不全是正面评价,孔子说他智商高,情商不够,所以在鲁国混不开。不管怎么样,臧武仲也是被当时的人称颂的,被叫做“圣人”。和孔子一样,他开始也是在鲁国混的。鲁国出圣人,但混得一般都不太好。

按说臧武仲出身是不错的,早年的时候,是在鲁国的宫中长大的,深得鲁宣公夫人的喜爱,应该从小就是一个聪明乖巧的孩子。后来,还被立为臧氏家族的继承人。按说,有这么硬的后台背景,也属于富生

富养

,在鲁国应该要风得风,要雨得雨。加上他人又很聪明,长大了以“多智”著称,因此“圣人”在他那里也被解释成是“聪明人”。

聪明归聪明,臧武仲最终在鲁国越混越差,有人喜欢,有人又极力排挤他,他不得不逃亡到了齐国。虽说齐国还算重用他,做工作也挺辛苦的。没人罩着,就算顶着圣人的光环,日子也未必好混。

在利益纠结的环境里,就算是聪明人还有后台背景,也并不是那么就容易混得好的。想想这个,孔子后来应该是心里平衡的。和臧武仲比起来,他的背景弱多了,仅仅靠才华,没那么容易。

2

至于御叔这个人呢?背景没有很详细的交代。从简单的历史信息里,可以大致推测出他日子过得不错。他有自己的封邑,还可以自己收税。在鲁国的影响力不是太大,个人生活过得挺小资,平时没事喝点小酒,动不动就微醺了。日子过得逍遥,人有点傲慢,还喜欢乱发评论。除了喝酒的癖好,好像没听说有严重的品行问题。另外,从臧武仲冒雨去拜访他这件事来看,要么臧武仲有求于他,要么臧武仲挺崇拜他的,借出访的机会,上门讨教。

故事讲的就是这个叫御叔的。当臧武仲去拜访他的时候,天下着雨,被时人称作“圣人”的臧武仲有点狼狈。御叔在自己家里,正在喝酒。对于臧武仲,他应该是有所耳闻的。也可能他对于臧武仲这个人感觉是不错的,虽说第一次见面,也觉得可以调笑一下。也可能出于一种对自己生活状态和观念上的优越感,他根本就看不上臧武仲这个人。也有可能,他真的是喝多了。

于是,他说了这么一段被认为很无礼的话,历史记录下了这段话,并且被作为酒后失了口德的典型例子。他说:

“这就是圣人

哦,我

在这儿正准备喝酒呢,他自己却冒着雨的吧的吧来看我,人们都说臧武仲聪明,这种聪明又有什么用呢?”

3

如果把这当成一个玩笑,也算不上大事。那时候也是一个打哑谜的时代。御叔的真实意思是什么呢?也许他就是在提醒臧武仲,就算他那么努力,现实的情况也会让他劳而无功。不管臧武仲拜访他要问的是什么问题,这就是他给臧武仲的答案。

臧武仲当场怎么反应的呢?历史上没有说。圣人有涵养,一般不会这么小气。但是,这事被穆叔,也就是叔孙豹知道了。

穆叔是大佬。一般大佬生气的事后果都很严重。穆叔的说法是:御叔没有出国公干的资格,现在有人这么辛苦未果出力还受到冷遇。御叔口无遮拦地在那儿瞎哔哔,这种人就是国家的蛀虫啊。

祸从口出啊。穆叔这么说可能是御叔不怎么买他的账,终于让他抓住了把柄。还有可能是御叔和臧武仲关系不错,臧武仲受了委屈,穆叔要为他出气。更有可能,穆叔所说的就是他所想的。在他那个位置,还是希望有能力的人为国出力的。问题御叔没打算买他的账。

为了惩戒御叔,穆叔把御叔封地的赋税增加了一倍。在穆叔的理解里,御叔这种人就是吃饱了撑的。

这事也够任性的,毕竟,赋税这种事不会是御叔个人埋单。

不过,关于御叔喝酒和乱发评论这种事,要是搁在魏晋会怎么样呢?会不会被列入挺有风骨的

那种

人的圈子里呢?只是春秋那个时候还不认这个。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酒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