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酒网 - 酒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企业新闻 | 国内动态 | 国际动态 | 行业综述 | 饮食与健康 | 酒文化 | 检测与标准 | 品牌与营销 | 政策法规 | 品牌专题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行业综述 > 胃癌“真凶”找到了,医生直言:除了烟酒,还有这4种食物!
7.biz | 商业搜索

胃癌“真凶”找到了,医生直言:除了烟酒,还有这4种食物!

信息来源:aojoo.com   时间: 2020-06-26  浏览次数:2

胃,先天之本,胃不好,难长寿!据报道,全球每年新增胃癌病例,有超过半数来自东亚地区,其中以中国、日本和韩国尤为严重。

胃癌“真凶”找到了,医生直言:除了烟酒,还有这4种食物!

上个世纪五十年代,日本的胃癌死亡率曾经高达130人/十万人,是同时期欧美地区胃癌死亡率的2.5倍。在我国,胃癌一经检查,大多是晚期了,患者存活的概率极低,一般来说,是不会超过5年的。而若在早期及早发现,治愈率会很高。因此发现早期胃癌、防患于未然非常重要。

胃癌“真凶”找到了,医生直言:除了烟酒,还有这4种食物!

胃癌早期,会有3种“迹象”,别大意

1、持续打嗝

当胃部出现癌变,并且癌细胞持续发展之时,会影响附近的迷走神经或膈肌,导致发生不断打嗝的现象。

胃癌“真凶”找到了,医生直言:除了烟酒,还有这4种食物!

2、便血次数多

便血,是胃癌的一个重要体现。如果近期,常常发现大便的时候出现便血,且这种情况会持续2个星期以上,就要及时到医院检查了。

3、食欲减退

胃病到了比较严重的阶段,会因胃部功能的下降,导致患者出现食欲减退,恶心,呕吐的情况;而食欲减退,便会引起患者日益消瘦并且乏力;胃癌早期,有一半以上的患者,都是因消瘦而就医。

胃癌“真凶”找到了,医生直言:除了烟酒,还有这4种食物!

为什么长期吸烟、喝酒会引发胃癌?

吸烟、喝酒会导致胃癌,但不是唯一的诱因!酒精,会刺激胃黏膜,损伤黏膜组织,促进致癌物质;吸烟,对胃部的影响也很大,尤其是烟龄较长者,其患胃癌的几率是其他人的4倍以上。

胃癌“真凶”找到了,医生直言:除了烟酒,还有这4种食物!

医生提醒:除了烟酒,还有这4种食物会使胃部“病变”!

食物1、辣食

食物过于辛辣,刺激,会直接刺激胃黏膜,造成胃部溃疡,以及胃黏膜损伤。并且,这类食物,还会诱发幽门螺杆菌的感染,导致胃癌的概率增加。

胃癌“真凶”找到了,医生直言:除了烟酒,还有这4种食物!

食物2、烫食

人体的消化道黏膜,能耐受50-60℃的食物,超过这个温度,黏膜就会被烫伤;一旦反复烫伤、修复,会引起黏膜质的变化,进一步发展变成癌症。所以,日常要少吃过热、过烫的食物。

食物3、炸食

油炸过程中,会产生致癌物质:多环芳烃类,最有名的当属“苯并芘”。它有强烈的接触致癌性,会增加胃癌、肠癌等消化道癌症的危险。

胃癌“真凶”找到了,医生直言:除了烟酒,还有这4种食物!

食物4、腌食

腌制食品中,亚硝酸盐含量较高,进入人体后,会生成亚硝胺,这是很强的致癌物质!相关数据显示,常吃腌制品,其患胃癌风险,会增加4-5倍!

预防胃癌,养好肠胃,做到以下四件事:

第一件:多喝养胃茶水

中医认为,桂花有很好的药用价值。古人说桂为百药之长,所以用桂花酿制的酒能达到“饮之寿千岁”的功效。桂花性温、味辛,入肺、大肠经,煎汤、泡茶或浸酒内服,有温中散寒、暖胃止痛、化痰散淤的作用。

胃癌“真凶”找到了,医生直言:除了烟酒,还有这4种食物!

若想更好发挥桂花养胃的效果,可以用百结叶和桂花瓣混合,搭配成丁香桂花茶包来泡水,百结叶是暖胃养胃的好手,《医林篆要》记载:百结暖脾胃而行气滞,尤善降逆,故有温中散寒、降逆止呕、止呃之功,为治胃寒呕逆之要药。此两者搭配成丁香桂花茶来喝,既降低了百结叶的寒性,又增强了桂花的护胃效果,最适合胃不好的人长期饮用。

第二件:常按养胃穴

足三里:民间一直有“常按足三里,胜吃老母鸡”的说法。其是胃经穴,位于外膝盖窝下方3寸。

胃癌“真凶”找到了,医生直言:除了烟酒,还有这4种食物!

中医讲:肚腹三里留。指的是,如果我们有肚腹部的疾病,如慢性胃肠炎、慢性腹泻、胃寒等,都可以按揉足三里。

第三件:吃饭七分饱

古人有云:饭吃七分饱,没病活到老。因为这种饮食方式,能够减轻身体的负担,减轻脾胃的负担,有利于消化;

胃癌“真凶”找到了,医生直言:除了烟酒,还有这4种食物!

更有利于控制体内血压、血脂、血糖的稳定,是保护肠胃健康的饮食习惯。

第四件:改掉暴躁脾气

俗话说,生气是“百病之源”!生气会伤损伤胃肠,导致胃“消极工作”,促使胃部血液流量减少,使胃肠蠕动困难。

胃癌“真凶”找到了,医生直言:除了烟酒,还有这4种食物!

另外,脾气暴躁,还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,从而导致胃肠蠕动减慢,出现食欲不振、胃功能紊乱等。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酒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